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_51茶馆_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能力评价 > 科学技术活动 >2024年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科学技术奖系列报道|工程技术奖一等奖——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技术与工程应用--以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高平、仁渎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为例简介

2024年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科学技术奖系列报道|工程技术奖一等奖——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技术与工程应用--以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高平、仁渎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为例简介

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27      信息来源:      浏览次数:373    

  2025年03月,由浙江众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、绍兴大两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“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技术与工程应用--以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高平、仁渎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为例”获2024年度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科学技术奖(工程技术奖)一等奖。

  wps_doc_0.jpeg 

▲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颁奖

  通过本项目深入研究实践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的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围绕“打造新时期全要素统筹空间治理新样板,全生命周期生态修复新典范,全方面美丽乡村全域整治新标杆”的总体定位与愿景,按照“打造典范、争走前列、示范领先”的要求,对乡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进行全域布局优化,对“田水路林村厂”等全要素进行综合整治,全力打造服务体系更健全、资源转化更有效、乡村风貌更美丽、产业发展更兴旺、低碳引领、智慧+的全省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新样板工程。包括(1)  碎片化田块归并、建设用地复垦、垦造耕地、耕地功能恢复等;(2)  灌排生态化、智慧化建设;(3)  道路生态化建设;(4)  农田景观提升工程;(5)  河道生态修复;(6)  农事服务中心;(7)雾耕农业等工程内容。

wps_doc_1.jpeg 

▲图1“低碳引领,智慧+”项目效果图

  项目统筹规划、综合整治。按照“全域规划、全域设计、全域整治”的要求,科学划定整治区域,突出重点区块、重点线路、重点项目,分年度、分步骤、分片区统筹推进农用地、建设用地和耕地功能恢复区全面整治,系统改善整体环境。

  在全域整治总体设计中根据生态景观原理,在规划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在项目总体规划布局中的应用,大力提升土地在食物和能源生产、景观塑造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水土安全和休闲游憩等方面的多功能性。

  工程设计不仅提高工程直接功效,同时大力提升生态景观间接服务功能;工程设计重点要开展生物生境修复、土壤改良、生态系统重建,按照1)生态性、2)乡土性、3)美学性、4)人性化原则,运用生态设计、乡村景观设计、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手法,构建生态景观化的工程体系,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。

wps_doc_2.png 

农田型河岸带

 

 

图2河道生态修复工程

  一是在耕地保护成效上实现大突破。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,扎实推进土地保护,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复垦,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。

  二是在环境面貌提升上实现大突破。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,统筹推进美丽美丽田园、美丽河塘、美丽林草,打造智慧、生态、低碳精品区块,形成“一河一道景、一田一幅画、一域一风光”全域大美格局。

wps_doc_7.jpeg

图3 物联网农田管理

  三是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实现大突破。通过对整治区内“田水路林村厂”的综合整治,创新的设计“农田尾水零排放—尾水循环利用系统”、生物排水沟、农田智慧灌溉系统和物联网农田管理、生态生产路、农田缓冲带系统、河道岸坡缓冲系统的修复等,形成“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林成行、渠相通”的配套网络的现代化、生态化、低碳化、智慧化精品农园。

  四是在产业发展上实现大突破。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,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特色新农业,引进省乡投集团后期运营管理,加快现代农业发展,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,不断提产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,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。

wps_doc_8.jpeg 

图4 多功能特色农业建设

  五是在生态保护上实现大突破。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,践行生态优先战略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严守生态底线,严格执行《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》规定,严禁在省定“十个范围”垦造耕地,严控涉林垦造耕地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。

  12月26日,浙江省2025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活动在绍兴召开,主题是聚焦聚力高水平推进土地综合整治(多田套合工程),加快构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省域样板。作为全省首批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,本项目作为现场会参观项目,成为省级土地综合整治新标杆。

  2024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编著《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与探索》教材案例篇将本项目作为典型案例编制进去。

 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,设计公司和团队通过本项目河道整治技术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参与了《河流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规范》。


wps_doc_9.png wps_doc_10.png



 

微信

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